藏在美國國家檔案館中的臺灣歷史

What is NARA?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NARA)—the nation’s record keeper. The keeper of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the Constitution, and the Bill of Rights. The National Archives was established in 1934 by President Franklin Roosevelt, but its major holdings date back to 1775.

What does NARA have? 

NARA keeps only those Federal records that are judged to have continuing value—about 2 to 5 percent of those generated in any given year. By now, they add up to a formidable number, diverse in form as well as in content. There are approximately 10 billion pages of textual records; 12 million maps, charts, and architectural and engineering drawings; 25 million still photographs and graphics; 24 million aerial photographs; 300,000 reels of motion picture film; 400,000 video and sound recordings; and 133 terabytes of electronic data.

如果孤立地看,多數的檔案似乎沒有太大的意義。比如以下是1974年福特總統在白宮接見當時擔任美國駐北京的大使老布希,兩人的對話記錄。

不過,就算是日常生活的對話紀錄,也可能有些有趣的線索。比如,1974年,中華民國副總統嚴家淦帶隊到白宮,由總統尼克森接見,雙方對談了十五分鐘。以下是他們的對話內容:

嚴家淦向尼克森強調,將會盡可能地與美國合作,同時提到,「臺灣附近可能有石油,我們正在跟美國石油公司合作探鑽。」

除了總統的檔案之外,NARA中也有美國政府其他部門的檔案。比如以下是CIA自1949年三月針對臺灣情勢發表的一份內部報告。

在這份檔案中,CIA做出了四點結論:

  1. 如果共產黨控制台灣,將對美國的戰略十分不利
  2. 從法律角度而言,台灣不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
  3. 台灣人想要獨立,但是實力不足。但隨著國民黨的政府與軍隊到台灣的人數增加,會讓台灣人對於國民黨政府產生更多反抗,甚至因此倒向共產政府
  4. 美國如果不行動,台灣遲早會落入共產黨手中。

在這份檔案中也提到,美國無法倚賴國民黨逃到台灣的殘餘政府(rump government)。國民黨軍隊不但戰力不足,忠誠度與士氣都有問題。除此之外,當時台灣人對於流亡政權也有諸多不滿,所以更容易受到共產黨影響。

美國的難題是,要支援國民黨政府,則會引起台灣人的不滿;要協助台灣人,則意味著要從國民黨政府手中拿走權力。

台灣是美國圍堵共產主義在東亞擴張的一環,這份報告建議,美國要注意台灣人心的穩定,滿足他們對於自主的渴望。

以下這份報告是同年十月,CIA針對中國情勢的分析。

這份報告預估,國民黨政權在台灣頂多再撐三年。如果美國軍力不支持,台灣很可能在1950年就落入共產黨的手中。

為什麼國民黨軍隊這麼弱?這份報告分析:

  1. 軍隊內部的權力鬥爭
  2. 軍隊訓練不足
  3. 蔣介石介入戰略的運用
  4. 蔣介石拒絕提供足夠的資源給其他將領
  5. 資源不足
  6. 高層貪汙腐敗

所以,就算不管台灣人對於國民黨政府的厭惡,國民黨也很難支持下去。

一下是另一份檔案,時間再往後推一點,是1975年蔣介石逝世時,美國派出的代表團,由副總統Rockefeller領軍。成員包括當時的參議員Barry Goldwater(後來曾經代表共和黨參選總統,大敗。)

不過,如果翻到幾天前的檔案,其實美國本來只打算派出美國農業部部長 Butz 前往台灣。從以下兩頁檔案中可以看到,之所以後來層級拉高,是來自國會的壓力。換言之,從美國國家檔案中,也可以看到美國內部的角力如何影響他們的對臺政策。

最後一份檔案,來自1904年,以下是孫逸仙博士的親筆信。(第一行可見Sun Yat Sen)。

在以下這份檔案中,美國的海關官員對孫文提出了一系列問題,其中的關鍵問題是孫文的出生地。根據孫文所說,他出生在夏威夷的Ewa島。

美國官員也詢問了其他證人,確認孫文真的出生在夏威夷,是美國公民。

等等,孫文不是出生在廣東嗎……?

以下是來自美國在台協會的說明:

1895年10月26日,孫中山先生因首次廣東起義失敗,受到滿清政府通緝。次年1月,轉赴檀香山,因為清政府通緝,且保皇黨到處伺機破壞革命運動,孫氏不得作周密的安排。在親友勸說下,申領「夏威夷出生證明書」,於1904年3月14日取得。在申請表中填寫他是1870年11月24日出生於夏威夷歐胡島。就這樣,孫中山先生不僅入境美國本土,並獲得了美國公民身份。

1904年4月7日,孫氏從夏威夷乘坐「高麗輪」至舊金山,上岸時遭美國移民局扣留,被判決由原船送回檀香山。在華僑奔走協助下,聘請律師上訴,三週後,商務暨勞工部批准孫在美居留。孫中山先生獲釋後,即公開在美從事革命運動。

民國2年(1912)6、7月間,夏威夷商務暨勞工部移民服務督察主任與美國華盛頓特區移民領事總長,雙方討論孫中山先生在接任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職務的同時,是否便失去美國公民身份?結論指出:「孫中山先生近日於雜誌文章中表示他出生於中國,且不論其出生地為何,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一職,已完全確立其中華民國公民的身份。」

簡單來說,這是一個愛與偽造文書的故事。